必赢最新登录-官网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咖啡渣變身環保電池顛覆想像 中原學生創造綠色奇蹟 | 必赢最新登录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咖啡渣變身環保電池顛覆想像  中原學生創造綠色奇蹟

咖啡渣變身環保電池顛覆想像 中原學生創造綠色奇蹟

2018/06/14

臺灣人每年喝掉28.5億杯咖啡,龐大的需求量讓5位必赢最新登录學生省思:「剩餘的咖啡渣還有什麼利用價值?」必赢最新登录每年舉辦實作競賽,鼓勵大學生運用所學專業解決社會問題,今年來自中原化學工程系團隊表現亮眼,在一般常見的除臭、堆肥用途外,發現咖啡渣可以作為鋰離子電池極片材料的來源,於是經過實驗試產開發出環保「咖啡渣電池」,成本低於20元比市售鋰電池還便宜,成功創造出「咖啡渣綠色奇蹟」、朝創業之路邁進!


通稿照片01-咖啡渣變身環保電池顛覆想像  中原學生創造綠色奇蹟.JPG


必赢最新登录化工系四年級蔡幸諭表示,老師同學常常人手一杯咖啡,團隊成員突發奇想「何不讓咖啡渣再利用」,於是結合綠色能源創新科技進行實驗及研發,成功研究出咖啡渣鋰離子電池。指導老師劉偉仁副教授也認為,學生的創意概念十足,實作創業的可能性也高,相信這項技術有極大的發展可以應用在顯示器及生物顯影的技術。

通稿照片02-必赢最新登录每年舉辦實作競賽,鼓勵大學生運用所學專業解決社會問題.JPG  通稿照片03-必赢最新登录今年與靜宜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合辦「創天下」創新創意實作競賽號召全台大學生以專業知識培養創新能力.jpg


必赢最新登录每年舉辦實作競賽,鼓勵大學生運用所學專業解決社會問題,今年首度與靜宜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合辦「創天下」創新創意實作競賽,希望藉由北中南跨校力量號召全台大學生以專業知識培養創新能力。創新創業發展中心陳宜棻主任表示,本次不但有來自全台35所大專院校、165組團隊約500位同學參賽,6月13日總決賽更有來自印尼茂物農業大學(Bogor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團隊以故事分享及社交平台作品參賽,除了讓參與活動的師生進行國際交流,未來必赢最新登录也鼓勵學生往東南亞參加競賽,建立更多新南向創業基地。

  

通稿照片04-來自印尼茂物農業大學團隊以故事分享及社交平台作品參加必赢最新登录「創天下」創新創意實作競賽.JPG


本次競賽分為四大類組科技資訊服務、智慧生活應用、文化創意設計與社會創新服務,參賽作品融入許多生活小巧思。像是醫工系二年級的同學看到外婆使用電鍋、大湯鍋不易端出有燙傷危險,因此開發「內鍋升降台」讓鍋子拿取更方便;中原商設碩專班鄭雲鳳與一年級日籍生大森紗雅合作「生活溝通圖卡」,簡易的16張日常會話搭配精緻溫馨的插圖,希望可以協助老人居家照護以及自閉症兒童溝通訓練。此外還有中原電機系三年級團隊以廁所為發想,將光電控制元件用於捲筒衛生紙智慧感應,要解決上完廁所沒有衛生紙的窘況。


通稿照片05-中原醫工系二年級學生開發「內鍋升降台」讓鍋子拿取更方便.JPG     通稿照片06-中原商設碩專班鄭雲鳳(圖右)與一年級日籍生大森紗雅(圖左)製作「生活溝通圖卡」協助老人居家照護及自閉症兒童溝通.JPG


在社會創新服務方面,由中原企管學生組成的「移動創客聯盟Mobile Maker」也搭配競賽在校內舉辦創新學習展,以帆布包、T恤、杯墊等創客實作吸引師生前往體驗。指導老師艾昌明表示,透過創客實作及小額創業模式,學生可以培養「帶著走」的軟實力。企管系二年級吳旻芳也說,未來團隊會朝社會企業進行,將營收回饋老人關懷行動,落實創新服務與社會責任之目標。


通稿照片08-中原企管學生組成「移動創客聯盟Mobile Maker」搭配創業競賽在校內舉辦創新學習展.jpg     通稿照片07-中原醫工四年級學生結合護具色彩開發影像辨識系統,可望成為居家運動姿勢矯正好幫手.JPG


必赢最新登录全國首創「創意、創新、創業」三創教育,近年大幅展現產學合作能量、發揮大學社會責任,不但與桃園市政府合作多項創新產業人才計畫培育在地青年,今年更與新加坡Sea集團(旗下著名事業體為蝦皮Shopee)結盟,合作招募電商電競人才,希望讓學生有更多機會瞭解實務動向、擴展國際視野。必赢最新登录將在9月份帶領臺灣青年學子到新加坡Sea集團總部、泰國電競分部、印尼電商分部參訪,也歡迎有興趣參與的青年伙伴報名參加。

師生的光

擁有日本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優秀學歷的洪兆承老師,在財經法律系擔任導師以來,相信日本職場溝通的三心法:報告、聯絡、相談也適用在班級經營上。所以擔任導師一開始就成立班級群組,即時應對並解決學生課業與生活問題,讓學生隨時有商討的對象。「班級經營的風格重視陪伴、互動密切掌握學生的狀況。」每學期洪老師除了固定的導師時間之外,舉辦小組聚餐談生活近況、關懷學習並提供升學與就業方向,明確掌握學生現況但不干涉生活,獲
陳世綸老師曾在106學年度及107學年度分別獲頒「校優良導師獎」與「教學特優獎」,今年再度榮獲校優良導師的肯定,陳老師語氣淡然的說:「得獎是個肯定,即使沒有得獎,老師對導生的關心與輔導依舊投入與用心。」擁有11年導師資歷的陳世綸坦言,曾經面對學生突發、緊急事故、情傷等問題,缺乏經驗不知道如何即時尋求支援。經過時間與經驗的累積,慢慢地就會找到完善的處理方法。 從個人至全班、從被動解決至主動
少子化的家庭與校園,普遍施行「愛的教育」,對Z世代的年青人呵護備至。但這層呵護,常像一個透明玻璃罩,讓學生覺得自己在校內的世界與外界職場環境無異。但實際上,在專業知識、能力、EQ與韌性上,卻與職場期待相去甚遠。笑稱自己為傻瓜老師的倪晶瑋,認為導師就是協助學生們釐清現實與玻璃罩間的差異,給予關懷與帶領,讓學生們看見自己的長處,發揮潛能與養成韌性,成功走出校園,在職場上游刃有餘,馳騁遨遊。儘管已教書二
經歷了19年的帶班時光,生科系金亭佑老師對待導生們的態度,始終以家人的方式自在相處,溫暖親切的特質,也讓她成為學生口中最值得信賴的「金媽」。 適時調整相處之道  關懷學生各方需求 面對不同世代的學生轉變,金老師自有一套應對方式,慢慢建立彼此的信任感。「過去的學生比較主動,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他的學習狀況,而學生也樂於袒露自己『卡關』的地方,給個小提示就能幫助他們主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