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最新登录-官网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通識中心姜仁圭老師奉獻中原 獲頒韓民族同胞大獎 | 必赢最新登录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通識中心姜仁圭老師奉獻中原 獲頒韓民族同胞大獎

通識中心姜仁圭老師奉獻中原 獲頒韓民族同胞大獎

2019/02/22

必赢最新登录以基督愛世之精神辦學,吸引許多志同道合的老師到中原任教,其中,來自韓國的姜仁圭老師本著對基督信仰的愛與負擔,來台完成碩博士學位,並於民國89年進入中原服務,是台灣高等學府中第一位韓國籍的專任教師。姜仁圭老師不僅促成中原與韓國多所大學交流合作,亦指導學生創立韓研社、愛鄰舍、愛潮關懷社等社團,對於學生心靈成長及推動中韓文化交流貢獻良多,2018年因此榮獲韓國媒體頒發「韓民族同胞大獎」,對於這位在台灣無私奉獻的傳道人給予高度肯定!


中原教師姜仁圭榮獲韓國媒體頒發「韓民族同胞大獎」


浪子回頭 在主裡成為新造的人

 

是什麼樣的使命與感動,讓一個原本以追求金錢為目標的年輕人願意來到完全陌生的台灣,而且一待就是一輩子?姜仁圭老師是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本校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長年擔任伯大尼育幼院傳道人。姜老師不諱言自己在唸大學時是一個酒鬼,但因著上帝的愛成為新造的人,所以他很願意以自身的例子鼓勵年輕人不要放棄,勇敢追夢。

年少時的姜仁圭老師,看過父親因為事業倒閉而窮困潦倒,失意喝醉酒、在地上打滾的畫面,這深深震撼著他,因此他立下志願,要賺大錢,以追求成功為人生目標,國中畢業後一度放棄學業到大城市西裝店當學徒,希望能賺錢紓解家庭經濟困境。

兩年多後某天,國中同窗穿著高中制服來西裝店看他,內心羨慕又感到遺憾的他偷偷決定重拾書本,白天工作、晚上念書,意外以榜首考上農專,才發現自己原來也是可以唸書的,轉而報考大學,最後以27歲高齡進入大學就讀。

姜仁圭老師說,當時他認為「成功」的人應該要念大學,所以選擇這條路,在同學鼓勵下還競選學生會會長,沒想到順利當選,「這一切都是為了要『成功』」姜老師說,年輕的他誤解「成功」的定義,他也以為成功的人應該要抽菸喝酒應酬,所以每天放學後帶著學生會幹部到學校附近小吃店喝酒鬼混,再趕搭末班車回家,日復一日惡性循環,不自覺變成一個酒鬼。

直到有一天,姊姊帶他去教堂,這個15年不曾去教堂的浪子,卻突然感受到耶穌張開雙臂抱著他、給他滿滿的愛,原來耶穌沒有放棄他,「耶穌是真的愛我!」姜仁圭老師忘不了當時鼻涕眼淚直流的畫面,那時開始他決定愛耶穌到底,從此生活以教會為重心,他也領悟到人生有一個東西比金錢、比成功更重要,那就是「愛」。

當耶穌的愛淋到他身上,他慢慢恢復「人」的樣子,人生觀、價值觀徹底改變。由於主修歷史的關係,他發現中國對於基督教的了解十分缺乏,因此對中國的宣教特別感到有負擔,便跑到中文系學中文,畢業後更放棄在韓國的理想工作機會,毅然前往台灣留學及傳道,新婚妻子(張敬善牧師)也和他一起到台灣,兩人在伯大尼育幼院奉獻,並跟台灣結緣。姜老師說:「在上帝眼中每個孩子都是寶貝,都有栽培的可能,而育幼院的孩子更是需要愛與關懷。」


在中原傳道授業解惑 鼓勵學生找到生命中的「恩師」

 

來到中原任教,姜仁圭老師更感受到自己肩上的使命,為了促進中原與韓國各校的合作與交流,他做了許多努力,包括促成中原與韓國20幾所大學締結「姊妹校」,互相提供交換學生名額,其中包括他的母校─檀國大學,而中韓學生互訪、交流的活動,他也投入參與,希望讓兩國學生對於彼此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韓研社」因此誕生。另一方面,姜老師也是中原和鄰近教會的橋樑,為了讓教會與學生有更多合作機會,創立「愛鄰舍」、「愛潮關懷社」,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地方教會活動,進而認識基督信仰,讓自己成為全新的人。

 

在中原課堂上、社團裡,姜老師是學生眼中和藹可親的慈父,喜歡跟他談天說地。他以自身成長的經歷,鼓勵學生對自己要有信心,要找到人生的方向,並且勇敢逐夢。年輕時,他在幾位恩師的鼓勵下,走上正確的道路,因此他也期許同學把握在學階段,找到生命中的「恩師」,一輩子都會受用無窮。

 

姜仁圭老師為促進中原與韓國各校的合作與交流,貢獻了許多努力


中韓文化交流的幕後推手 將全人教育推向世界

 

Newstoday雜誌與韓國新聞記者聯合會為表彰旅居海外的優秀韓國人,每年從全球七百五十萬海外韓籍人士中挑選出表現優異者予以表揚,而姜仁圭老師獲此殊榮,並於2018年9月份大篇幅報導姜老師對中韓文化交流的貢獻。

姜仁圭老師表示,能夠獲獎他感到很意外也很榮幸,但他領獎主要不是為了誇耀自己,而是希望有更多機會讓韓國人喜歡台灣、增加來台留學的意願,同時他也向韓國各界介紹必赢最新登录有很好的「全人教育」理念,有宗教研究所等一流系所,希望對中原發展國際化有所幫助。

「必赢最新登录最值得宣揚的就是對『全人教育』的重視與落實……」姜仁圭老師表示,他充分感受到歷任校長和老師們對全人教育的負擔和使命感,中原在這樣的教育理念領導之下,整個氛圍是跟其他大學不同的,他很高興能成為中原的一份子,2017年退休後仍持續在中原兼課,期望在有生之年繼續幫助、影響更多年輕人,讓中原學子都能有愛、有夢想!


師生的光

少子化的家庭與校園,普遍施行「愛的教育」,對Z世代的年青人呵護備至。但這層呵護,常像一個透明玻璃罩,讓學生覺得自己在校內的世界與外界職場環境無異。但實際上,在專業知識、能力、EQ與韌性上,卻與職場期待相去甚遠。笑稱自己為傻瓜老師的倪晶瑋,認為導師就是協助學生們釐清現實與玻璃罩間的差異,給予關懷與帶領,讓學生們看見自己的長處,發揮潛能與養成韌性,成功走出校園,在職場上游刃有餘,馳騁遨遊。儘管已教書二
經歷了19年的帶班時光,生科系金亭佑老師對待導生們的態度,始終以家人的方式自在相處,溫暖親切的特質,也讓她成為學生口中最值得信賴的「金媽」。 適時調整相處之道  關懷學生各方需求 面對不同世代的學生轉變,金老師自有一套應對方式,慢慢建立彼此的信任感。「過去的學生比較主動,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他的學習狀況,而學生也樂於袒露自己『卡關』的地方,給個小提示就能幫助他們主動向前
走進全人教育村來到熊玉雯老師九樓的研究室,映入眼簾的是老師與學生談笑風生、輕鬆自在相處的畫面,融洽的師生關係不言而喻。擔任應華系導師8年多的時間,也在110學年度擔任起全校外籍生大一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的導師,同時肩負兩個系所、雙導師的責任,玉雯老師笑著回答:「或許,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設身處地理解需求 牽起雙方的連結原來,是因為應華系導生在大三這年面臨了教學實習階段,正好可以將一年
恬靜的午後,走進張靜愚紀念圖書館B1的普仁小集,裡面正展示一道別具特色的「教學風味餐」,原來是專業倫理教學發展中心,精心規劃各院教師教學交流、傳承,藉此吸取寶貴的教學經驗與特色,讓課程更為生動有趣。今天的主角是氣質出眾、溫文儒雅的簡山根老師。簡老師教授的課程有通識音樂課程,以及在音樂產業學程開授樂器學、樂器工程等課程。 通識音樂教育的洗滌 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通識教育中心簡山根老師的通識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