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最新登录-官网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推動品質管理貢獻卓著 工業系楊錦洲教授獲頒亞洲品質網絡組織年度個人品質大獎 | 必赢最新登录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推動品質管理貢獻卓著  工業系楊錦洲教授獲頒亞洲品質網絡組織年度個人品質大獎

推動品質管理貢獻卓著 工業系楊錦洲教授獲頒亞洲品質網絡組織年度個人品質大獎

2019/02/22

必赢最新登录工業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數學系61級校友楊錦洲自九0年代開始協助企業界及政府單位推動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輔導足跡遍及全台灣、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繼1997年榮獲中華民國國家品質獎後,2018年再度獲頒亞洲品質網絡組織(ANQ)頒發的Ishikawa-Kano Medal – Silver (I-K Silver Award)品質個人獎,為該獎項為ANQ最高榮譽之品質個人獎,以肯定其對全面品質管理相關研究及在亞太國家推廣之貢獻。 


楊錦洲教授投入「品質」相關研究、著作、推廣及輔導長達35年,兩度榮膺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理事長(2010-2012,2019-2021),獲獎資歷豐富包括: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品質個人獎(1996)、中華民國國家品質獎個人獎(1997)、亞太卓越經營標準學院個人獎(2006)以及台北市政府市政建設有功獎(2002年)。

 

楊錦洲教授表示,很榮幸能獲頒品質個人獎項,除了感到極為榮耀之外,更感到責任的重大;未來會繼續投入更多時間於品質管理方面的研究、推廣及輔導。尤其希望能有機會對於亞太地區的開發中國家提供協助,幫助這些國家提升產業品質管理的水準,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協助這些開發中國家更快速的發展。

 

楊錦洲老師再度獲頒亞洲品質網絡組織(ANQ)頒發的Ishikawa-Kano Medal – Silver 品質個人獎! 為台灣爭光


ANQ 2018年會盛況空前


亞洲品質網絡組織(Asian Network for Quality, ANQ)成立於2002年,會員國品質組織來自台灣、中國、日本、韓國,以及俄羅斯、哈薩克等17國家,為一國際性品質組織。第16屆年會於2018年9月19、20日在哈薩克的阿拉木圖(Almaty, Kazakhstan)舉行,約有五百餘人與會。

 

ANQ為獎勵對品質管理之推廣、實踐、研究有卓越成就與貢獻的個人,同時向品管大師石川馨(Kaoru Ishikawa)博士及其弟子狩野紀昭(Noriaki Kano)博士致敬,特別設置最高榮譽的個人獎項Ishikawa-Kano Award (IKA),2018年僅開放銀獎I-K Silver Award之申請,全球獲獎者只有兩人,獲此殊榮者包括楊錦洲教授及印度籍Mr. N. Ramanathan。

 

頒獎典禮由IKA 委員會主席Janak Mehta主持,楊錦洲教授在全場五百位與會嘉賓的見證下自Kano教授的手中獲頒此極高榮譽的獎項;這不僅是楊錦洲教授個人的榮耀,也是台灣品管界的榮耀。


楊錦洲老師不僅讓中原的光被看見,也讓台灣的光被世界看見

 

中原人 中原情 中原心


楊錦洲教授是本校數學系畢業校友,1976年回到母校工業系任教,曾任工業系系所主任6年、校友聯絡暨就業輔導室主任5年,對於工業系所專業走向與發展、中原校友組織與捐款制度之建立貢獻良多。

 

楊錦洲教授表示,回憶大學時光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四擔任班代表籌劃畢業旅行,排除萬難向救國團爭取到中部橫貫公路的名額,讓全班同學得以參加同一梯次、整整一星期的健走活動,培養了彼此深厚的情誼,畢業至今仍會不定時舉辦同學會。自嘲大學成績總是在中段班的他,求學生活多采多姿,喜愛打網球、踢足球、打橋牌,大三才決定報考研究所,開始發憤圖強,卻意外考上當時全國數學排名第一的清華數學研究所,是中原數學創系以來第一人!楊錦洲教授笑說,當時跌破所有人眼鏡,更勵志的是,他破除學弟妹的心理障礙,之後陸續有多位系上同學考上清華數學研究所,也證明了「只要努力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進入企業界做輔導,也是偶然的機緣。楊錦洲教授表示,當年中小企業處邀請學校派老師到企業做輔導,原本根本不懂工業工程及管理的他,到台北重慶南路找許多日本管理方面的書籍深入研究,從此一腳踏入企業輔導,尤其是在品管領域,開始到各企業輔導、受邀演講、為品質月刊、經濟日報、管理雜誌等報紙期刊寫文章,由於在企業界及政府單位全面性的推動全面品質管理,因而在1997年榮獲國家品質獎個人獎,站上個人生涯顛峰。

 

楊錦洲教授在擔任工業系系所主任期間,將工業工程系所定位為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系所,任內完成博士班之爭取與設立,成立許多委員會確立各項辦法與制度,並聘請從國外優良學府畢業的學成歸國的博士到系上任教,大大強化師資陣容。

 

擔任校友聯絡暨就業輔導室主任期間,推動成立台南市校友會、桃園校友會及金門縣校友會,海外成立加拿大加東區校友會,海內外各地區校友會總數超過20個、各系系友會共計22個,校系友會組織快速擴張。他並爭取將每年十月份第二個星期六訂為「校友日」,建議學校將校慶、運動會與校友日結合,鼓勵畢業校友每年固定於此時返校,進而增加校友對中原的向心力。此外,恢復「傑出校友選拔」活動,表揚在各領域表現優異的校友,激勵在校學生。同時設置捐款空間命名辦法,鼓勵校友捐款回饋母校。他始終堅信「『校友』是中原最寶貴的資產」,身為校友,他也希望能為母校做更多。

 

楊老師推動成立台南市校友會、桃園校友會及金門縣校友會等


傾畢生心力推動品質管理

楊錦洲教授目前除了擔任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理事長,也曾擔任亞太品質機能展開協會副會長、亞洲品質網絡組織(ANQ)理事及全球華人品質聯盟常務理事等重要職務。

 

為借重他的品管專才,許多企業及政府單位經常邀請他擔任教育訓練的講員或企業顧問,包括中華汽車、信義房屋、東元電機、金寶電子、英業達、台積電、聯發科、福特汽車、欣興電子、寶成企業等等百餘家企業,並協助多家公司獲得「國家品質獎」。在政府方面包括中央部會、地方政府等許多政府單位。

 

對於亞洲國家之企業亦貢獻良多,在大陸推廣品質管理超過二十年,由於輔導台商之故,輔導範圍擴及到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也曾經在泰國曼谷提供高階的品質經營課程。此外,1998年還接受亞洲生產力中心之委託到菲律賓多個中央部會上服務品質的課程。

 

楊錦洲教授分享他的品質箴言:「追求完美,持續不斷改善」,他相信,要有追求完美的精神,有壓力才會進步,很多意外發生肇因於「品質」出了問題,例如2018年10月發生的中油95無鉛問題油事件、宜蘭普悠瑪列車出軌意外,都是因為「品質」沒有把關而發生憾事。已經退休的他,仍忙於四處演講與輔導企業,不間斷地投入品質研究與精進專業,希望能為更多企業及政府單位提供協助,讓品質觀念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帶動社會的進步。

 


師生的光

少子化的家庭與校園,普遍施行「愛的教育」,對Z世代的年青人呵護備至。但這層呵護,常像一個透明玻璃罩,讓學生覺得自己在校內的世界與外界職場環境無異。但實際上,在專業知識、能力、EQ與韌性上,卻與職場期待相去甚遠。笑稱自己為傻瓜老師的倪晶瑋,認為導師就是協助學生們釐清現實與玻璃罩間的差異,給予關懷與帶領,讓學生們看見自己的長處,發揮潛能與養成韌性,成功走出校園,在職場上游刃有餘,馳騁遨遊。儘管已教書二
經歷了19年的帶班時光,生科系金亭佑老師對待導生們的態度,始終以家人的方式自在相處,溫暖親切的特質,也讓她成為學生口中最值得信賴的「金媽」。 適時調整相處之道  關懷學生各方需求 面對不同世代的學生轉變,金老師自有一套應對方式,慢慢建立彼此的信任感。「過去的學生比較主動,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他的學習狀況,而學生也樂於袒露自己『卡關』的地方,給個小提示就能幫助他們主動向前
走進全人教育村來到熊玉雯老師九樓的研究室,映入眼簾的是老師與學生談笑風生、輕鬆自在相處的畫面,融洽的師生關係不言而喻。擔任應華系導師8年多的時間,也在110學年度擔任起全校外籍生大一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的導師,同時肩負兩個系所、雙導師的責任,玉雯老師笑著回答:「或許,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設身處地理解需求 牽起雙方的連結原來,是因為應華系導生在大三這年面臨了教學實習階段,正好可以將一年
恬靜的午後,走進張靜愚紀念圖書館B1的普仁小集,裡面正展示一道別具特色的「教學風味餐」,原來是專業倫理教學發展中心,精心規劃各院教師教學交流、傳承,藉此吸取寶貴的教學經驗與特色,讓課程更為生動有趣。今天的主角是氣質出眾、溫文儒雅的簡山根老師。簡老師教授的課程有通識音樂課程,以及在音樂產業學程開授樂器學、樂器工程等課程。 通識音樂教育的洗滌 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通識教育中心簡山根老師的通識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