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最新登录-官网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10學年度優良導師專題》全校外籍生大一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熊玉雯:從過程中學習,經歷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 必赢最新登录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110學年度優良導師專題》全校外籍生大一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熊玉雯:從過程中學習,經歷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110學年度優良導師專題》全校外籍生大一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熊玉雯:從過程中學習,經歷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2023/02/22

走進全人教育村來到熊玉雯老師九樓的研究室,映入眼簾的是老師與學生談笑風生、輕鬆自在相處的畫面,融洽的師生關係不言而喻。擔任應華系導師8年多的時間,也在110學年度擔任起全校外籍生大一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的導師,同時肩負兩個系所、雙導師的責任,玉雯老師笑著回答:「或許,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設身處地理解需求 牽起雙方的連結


原來,是因為應華系導生在大三這年面臨了教學實習階段,正好可以將一年級不分系的外籍生視為實習對象彼此互動交流。一方面符合學習的要求,提供學生瞭解華語文教學,也是第一次有機會,能夠與60多位導生相聚一起。因緣際會之下,更促成日本學生與本地學生有了校園學伴的關係,幫助適應學校環境與生活,成為在地的朋友。

 

玉雯老師觀察發現,每個階段的學生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像大一生多為離家就讀、團體相處與適應問題,大二與大三生則面臨感情因素,大四生面對職涯感到迷惘。她說:「我用自己在美國唸書、教書將近13年的生活經驗,感同身受的提供建議及看法,會更容易讓學生明白及接受。少用老師的角度或口吻指示應該要如何做,也有助培養良好的關係。」在每次導師時間、與諮商中心合作安排適性探索團體活動時,會根據現況需要設計階段性的座談與討論,陪伴學生勇於面對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

 

玉雯老師從課堂教課仔細觀察學生情況,由於外籍生大一不分系多為理工或商學科系的學生,個性上有很大的差異。應華系的學生心思則較為細膩,配合每個國家不同的習性調整輔導方式。曾經為了貧血的學生親手熬煮牛肉湯進補身體;也陪伴無數孩子在研究室的沙發上又哭又笑,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而倍感窩心。「從不同層面與程度進行關心,讓學生即使在外地也不會覺得孤單。」也許是氛圍使然,她相信在這樣充滿愛的環境下,會滋養每位學生的心。

 

堅持本份 學生因你而美好


談起遇到使不上力的難過事件,雖然讓老師自責又痛心。玉雯老師仍堅守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持續投入熱情。也許學生會因為你的隻字片語、幾堂課,而造成很大的影響。她開懷地分享已經畢業3、4年學生捎來的信息,「謝謝老師當年的一門課,耳濡目染下促成了之後遇到種種美好的效應。」這位學生後來更成功考取國小正式教師。她感動的說:「看著學生一路的辛苦與努力串連起小小的成就,而這些在過程中不斷成長的代價就是經驗,這也是當老師最大的成就來源。」

 

對學生來說,導師是個無論在學習、家庭或感情關係,遇到任何問題有個傾訴的對象,時時有著被在乎與關心的重要存在。「曾經有學生在選擇系所上感到迷茫徬徨,我分析系所狀況、提供資源參考,後來學生雖選擇了更具挑戰性的系所,但是很替他感到驕傲,因為選擇並沒有一定的對錯,」玉雯老師以自己的人生經歷指引學生往更積極、正面的方向前進。

 

看著外籍學生這一年來認真學習的態度,中文能力從零進步到中級程度,玉雯老師辛慰的表示,只要學生願意學習、增加專業實力,即使需付出更多時間與心力,運用額外課後輔導教學,她始終全力以赴。「一時的挫敗並不代表永遠,只要持續保持學習的動力,堅持朝著既定目標勇敢向前,道路上雖然會遇到一些絆腳石,繞個路也許下一步會有更好的安排。」她勉勵學生並感謝學校境外組Daisy、國際處禾佳與軍訓室黃吉益教官,對於外籍生無微不至的照顧。有四方的齊心合力,才能讓外籍生的輔導更加圓滿。

師生的光

擁有日本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優秀學歷的洪兆承老師,在財經法律系擔任導師以來,相信日本職場溝通的三心法:報告、聯絡、相談也適用在班級經營上。所以擔任導師一開始就成立班級群組,即時應對並解決學生課業與生活問題,讓學生隨時有商討的對象。「班級經營的風格重視陪伴、互動密切掌握學生的狀況。」每學期洪老師除了固定的導師時間之外,舉辦小組聚餐談生活近況、關懷學習並提供升學與就業方向,明確掌握學生現況但不干涉生活,獲
陳世綸老師曾在106學年度及107學年度分別獲頒「校優良導師獎」與「教學特優獎」,今年再度榮獲校優良導師的肯定,陳老師語氣淡然的說:「得獎是個肯定,即使沒有得獎,老師對導生的關心與輔導依舊投入與用心。」擁有11年導師資歷的陳世綸坦言,曾經面對學生突發、緊急事故、情傷等問題,缺乏經驗不知道如何即時尋求支援。經過時間與經驗的累積,慢慢地就會找到完善的處理方法。 從個人至全班、從被動解決至主動
少子化的家庭與校園,普遍施行「愛的教育」,對Z世代的年青人呵護備至。但這層呵護,常像一個透明玻璃罩,讓學生覺得自己在校內的世界與外界職場環境無異。但實際上,在專業知識、能力、EQ與韌性上,卻與職場期待相去甚遠。笑稱自己為傻瓜老師的倪晶瑋,認為導師就是協助學生們釐清現實與玻璃罩間的差異,給予關懷與帶領,讓學生們看見自己的長處,發揮潛能與養成韌性,成功走出校園,在職場上游刃有餘,馳騁遨遊。儘管已教書二
經歷了19年的帶班時光,生科系金亭佑老師對待導生們的態度,始終以家人的方式自在相處,溫暖親切的特質,也讓她成為學生口中最值得信賴的「金媽」。 適時調整相處之道  關懷學生各方需求 面對不同世代的學生轉變,金老師自有一套應對方式,慢慢建立彼此的信任感。「過去的學生比較主動,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他的學習狀況,而學生也樂於袒露自己『卡關』的地方,給個小提示就能幫助他們主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