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最新登录-官网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10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通識教育中心簡山根:從學生出發的教學視野,為學生搭建舞台施展各項能力 | 必赢最新登录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新聞報導

:::
《110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通識教育中心簡山根:從學生出發的教學視野,為學生搭建舞台施展各項能力

《110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通識教育中心簡山根:從學生出發的教學視野,為學生搭建舞台施展各項能力

2023/02/22

恬靜的午後,走進張靜愚紀念圖書館B1的普仁小集,裡面正展示一道別具特色的「教學風味餐」,原來是專業倫理教學發展中心,精心規劃各院教師教學交流、傳承,藉此吸取寶貴的教學經驗與特色,讓課程更為生動有趣。今天的主角是氣質出眾、溫文儒雅的簡山根老師。簡老師教授的課程有通識音樂課程,以及在音樂產業學程開授樂器學、樂器工程等課程。

 

通識音樂教育的洗滌 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通識教育中心簡山根老師的通識課程來自各系所學生,修課人數多達70至130位大班課程,共同目標是陶冶性情、培養音樂素養及聆聽能力。「大班級的挑戰,備課時要設想每位學生的需求。」簡老師時時提醒自己,學生的學習特質容易在群體裡被忽略,所以大班授課的型態,更要融入互動的實作。另外,簡老師運用學習腳蹤的回饋了解學習情況,依照上課情況立即調整教學形式,適時給予學生筆記的指導與鼓勵。

 

簡老師花費許多心力與時間將所涉略的專長,不斷調整、修正以符合通識原則,讓學生了解古典音樂的精神所在。他認為通識就是把較難理解的事情,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我希望這些經典的樂曲,能夠留在每位學生的腦海與心中,讓同學們保有穩定的情緒,去挑戰或征服任何困難的情境。」簡老師相信對專業知識始終保有熱情,對學生具有楷模作用。讓學生不僅做中學、更要做中感受,經過時間的醞釀,更能凸顯學習成果的意義與價值。

 

音樂本身就是一個語言,透過通識音樂課程的教導,讓更多人理解這個語言。像聽一首歌曲、一段快慢不同的音樂橋段,心中就會有不同的畫面產生。課堂上簡老師運用Buzz-group. Gallery walk等教學方法進行小組討論、課堂互動和共享知識。還自備彩色筆,讓各組在聽完音樂後,沈浸式將生動的畫面彩繪出來。他以「浪漫時期音樂賞析」這門課為例子,會用問答、形容等方式鼓勵學生表達對音樂的看法,他語帶欽佩說:「曾經有設計學院的學生,發揮超乎想像力與實力展現成果,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尊重學生多元特質 鼓勵主動參與成為優勢學習能力


簡老師對於必赢最新登录重視多元發展、通識教育感到欣慰並予以肯定。音樂教育需從小培養,以多元方式鼓勵並啟發學習,達到素養學習的特色。他說:「把握課堂的時間全力教導學生,將學生基本知識及能力建構完整。激發對聆聽古典音樂的嚮往,聽得懂之外也要擴展聆聽不同的音樂類型。」

 

必赢最新登录通識教育課程分為「天、人、物、我」四大學類,簡老師所開設的課程不僅跨足天、人、我三類,也朝國際化開設全英語磨課師課程,目前於英國平台Future Learn開設通識音樂課程“String Music Appreciation”,獲得4.8顆星的評價(滿分5顆星),修課學員來自世界一百多個不同的國家,總人數已超過1,300位。同時向下紮根高中學校,把實體課程的精髓轉成24集線上音樂課,更獲得全國開放教育優等課程的榮譽。他表示在111學年開設的「音樂素養與社群服務」,將領域觸及到服務學習,帶領大學生前往桃園市平鎮區東安國中,與特教生一起體驗音樂的美好。通識教育不僅實踐全人教育理念,更培養學生一生受用的能力。

 

考量時空背景,線上教學與實體課程雙軌並行必然成為未來的趨勢,擁有豐富經驗的簡老師建議以同步、預錄、作業教材各三分之一的分配模式運作較為適當。「教學現場從來都不是老師的獨角戲!」如何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特質轉化為優勢能力,就是有效教學的關鍵所在。簡老師認為教學與輔導兩者環環相扣,了解學生學習前的準備、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同時鼓勵同儕共學。他期盼激發學生更多的想像空間,藉由音樂增進口語表達、書寫或繪畫等敘事能力。


師生的光

擁有日本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優秀學歷的洪兆承老師,在財經法律系擔任導師以來,相信日本職場溝通的三心法:報告、聯絡、相談也適用在班級經營上。所以擔任導師一開始就成立班級群組,即時應對並解決學生課業與生活問題,讓學生隨時有商討的對象。「班級經營的風格重視陪伴、互動密切掌握學生的狀況。」每學期洪老師除了固定的導師時間之外,舉辦小組聚餐談生活近況、關懷學習並提供升學與就業方向,明確掌握學生現況但不干涉生活,獲
陳世綸老師曾在106學年度及107學年度分別獲頒「校優良導師獎」與「教學特優獎」,今年再度榮獲校優良導師的肯定,陳老師語氣淡然的說:「得獎是個肯定,即使沒有得獎,老師對導生的關心與輔導依舊投入與用心。」擁有11年導師資歷的陳世綸坦言,曾經面對學生突發、緊急事故、情傷等問題,缺乏經驗不知道如何即時尋求支援。經過時間與經驗的累積,慢慢地就會找到完善的處理方法。 從個人至全班、從被動解決至主動
少子化的家庭與校園,普遍施行「愛的教育」,對Z世代的年青人呵護備至。但這層呵護,常像一個透明玻璃罩,讓學生覺得自己在校內的世界與外界職場環境無異。但實際上,在專業知識、能力、EQ與韌性上,卻與職場期待相去甚遠。笑稱自己為傻瓜老師的倪晶瑋,認為導師就是協助學生們釐清現實與玻璃罩間的差異,給予關懷與帶領,讓學生們看見自己的長處,發揮潛能與養成韌性,成功走出校園,在職場上游刃有餘,馳騁遨遊。儘管已教書二
經歷了19年的帶班時光,生科系金亭佑老師對待導生們的態度,始終以家人的方式自在相處,溫暖親切的特質,也讓她成為學生口中最值得信賴的「金媽」。 適時調整相處之道  關懷學生各方需求 面對不同世代的學生轉變,金老師自有一套應對方式,慢慢建立彼此的信任感。「過去的學生比較主動,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他的學習狀況,而學生也樂於袒露自己『卡關』的地方,給個小提示就能幫助他們主動向前